亚硝酸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

江苏汇和化工有限公司
2025-04-03

亚硝酸钠(NaNO₂)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领域,需结合其化学性质及处理目标合理使用:


1. 生物脱氮(短程硝化反硝化)


作用机制:亚硝酸钠作为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,可用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。该工艺通过将氨氮(NH₃-N)氧化至亚硝酸盐(NO₂⁻)阶段后,直接进行反硝化,减少传统全程硝化反硝化的步骤,节省碳源(约40%)和能耗(约25%)。


应用场景:适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(如垃圾渗滤液、焦化废水),需精确控制溶解氧和pH以维持亚硝酸盐积累。


2. 重金属去除


氧化作用:在酸性条件下,亚硝酸钠作为温和氧化剂,可将Fe²⁺氧化为Fe³⁺,促进氢氧化铁沉淀,从而去除重金属(如通过共沉淀吸附其他金属离子)。


络合反应:与部分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,但需后续处理避免残留毒性。


3. 腐蚀抑制


缓蚀剂功能:在循环水或金属管道系统中,亚硝酸钠通过形成氧化膜防止金属腐蚀,但需控制浓度(通常50-200 mg/L)以避免促进局部腐蚀。


4. 硫化氢(H₂S)控制


抑制生成:亚硝酸盐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(SRB)活性,阻断硫酸盐转化为硫化氢的过程,有效减少恶臭及管道腐蚀。反应式示例:


4NO2−+S2−+6H+→2N2↑+S↓+3H2O


5. 辅助消毒与微生物控制


抑菌作用:低浓度亚硝酸盐可抑制部分病原菌,但需注意其毒性和可能促进耐药性,需配合其他消毒剂使用。


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


毒性管理:亚硝酸盐具有毒性(如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),出水浓度需符合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如一级A标准总氮≤15 mg/L)。


副产物风险:避免与胺类物质生成亚硝胺(致癌物),需监测水质及后续处理。


工艺优化:动态调整投加量,结合在线监测(如ORP、pH探头)实现精准控制。



分享